-
友情链接:
最近有媒体爆料,埃及与中国之间达成了一笔创纪录的军售合同,预计将耗资250亿人民币,约34亿美元,购买40架歼-10CE战斗机,并配套采购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这是中埃军售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

其实,埃及寻求更新其空军主力战机并不是一个新鲜议题。早在2017年,就有传闻称埃及拟为其空军进行大升级,并向全世界发起招标。在此背景下,埃及迅速与法国签署了一项合同,购买24架“阵风”战机,并计划后续追加30架,总额高达40亿欧元。
然而,尽管法国战斗机在纸面上的性能不俗,但埃及显然没有安心。美法两国在对待以色列问题上的立场相近,使得埃及不得不考虑,若与以色列关系恶化,这些战机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埃及从美国采购的200架F-16就曾惨遭“阉割”,缺乏远程空战与对地攻击能力,与以色列的F-16相比,仅是靶子。而以色列更是配备了先进的F-35战机。因此,埃及在追求军事独立自主的道路上,一直在寻找更加可靠的军备供应商。

当埃及转向俄罗斯,选择签购24架苏-35SE战机时,似乎找到了值得期待的替代方案。然而,没想到俄乌冲突的爆发,令这款战机的神话破灭。实战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多次被击落,尤其暴露出雷达航电和精确打击方面的技术短板,显然无法适应现代战争需求。埃及因此选择了果断退订。
事实上,苏-57作为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机,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由于尚未成熟的大规模服役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埃及对此持谨慎态度。贸然行动可能重蹈印度的覆辙,成为“冤大头”。此时的俄罗斯也未必愿意将最先进的技术出口给他国,毕竟国内需求尚未满足。
在多重因素的左右下,中国的歼-10CE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埃及眼中唯一的可靠选择。首先,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它不会因地缘政治局势而限制对埃及的战斗机销售。其次,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埃及的需求。

歼-10CE作为一款外贸型战机,其源自解放军空军的歼-10C,采用了单座单发和鸭翼布局设计,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并具有优异的航电系统。加之霹雳-15E等远程空空导弹,其整体作战能力毋庸置疑,将显著提升埃及空军的实力,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军事自主。
当前中东局势并不乐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紧张关系再度升级,而埃及因其地理位置成为直接受影响的国家。特朗普之前关于“清空加沙”的言论,更是把埃及推到了风口浪尖。要知道,加沙地带仅与埃及接壤,一旦有200万巴勒斯坦人被驱逐,埃及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潜在的安全威胁。因此,埃及此时选择加强军备力量无疑是为了在未来的可能冲突中保有一份底气。
总而言之,埃及与中国的这次军售协议,不仅是经济价值上的较量,更是地缘政治战略选择的体现。在中东局势不断恶化的大环境下,埃及必须迅速增强自身军事实力,而歼-10CE的引入将是其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这次采购不仅是对埃及的空军实力的提升,更是一种战略调整,以应对未来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